星期二, 11月 19, 2013

景賢里 King Yin Lei -土地,保育,與政治



巧見景賢里開放日,順道參觀一下這個戰前大宅。

大宅外觀看來紅牆綠瓦非常新。一磚一瓦經保育復修後雅緻得很。整體總面積範圍約5萬平方呎,不算很大,應只算是中戶人家的華宅。屋內展廳和介紹亦只有復修工程的室內建築和功能叙述。還有林鄭的豐功偉蹟在錄像內再三覆述。建屋業主的生活點滴和軼事未有詳細資料稍有遺憾。如果前業主後人能提供相關生活圖片和資料,保育的意義會更大- 戰前香港華人中大戶如何生活? 什麼職業? 家庭如何? 能體見這些日常生活(everyday life), 才能更掌握城市文化的脈絡. (Ben Highmore, "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")

查看舊資料, 原來景賢里的光復, 緣起是長春社等保育壓力團體對原業主施壓, 令致業主由招標賣樓轉為暗標賣. 新大陸人買家買下大宅動土裝修原屬正常. 壓力團體驚聞動土破壞原建築, 立即再度跟政府講數要求保留大宅. 林鄭在曾蔭權年代發揮其[順應民意]之本色. 以極速發布「景賢里」為暫定古蹟並與新業主商討亙換業權- 將景賢里歸政府復修和活化, 政府另換隔鄰相近大小的土地作補償.

看來, 政府對此事的處理手法令人有點摸不著頭. 對於保育, 林鄭一向態度強硬. 對天星如是. 但對私人發展機構, 卻能[屈服]於壓力團體而大方補償換地. 究竟古蹟和保育的定義和關係何在? 香港六七十年以上的舊街道和建築是否應該跟政府換個新地, 或令其繼續保存, 申請成為文化遺產? 對於土地的運用和分配, 今天, 我們需要辯論的空間實在太多.

參考:香港法定古蹟wiki長春社網站:景賢里星島日報:環保團體介入景賢里新發展

李鐵導演的[危樓春曉] (1953),活脫脫就是今時今日香港的寫照!


[這是一部描述五十年代香港低下階層生活的作品,故事圍繞一棟出租板間房樓宇的住客,人物包括新搬來的教書先生 (張瑛) ,舞女小姐 (紫蘿蓮) (兩人隨即戀上),的士司機 (吳楚帆) 及其妻,養育三名小孩的失業夫婦 (黃楚山、黃曼梨、長子李小龍) ,包租婆及其夫,放高利貸的黃大班夫婦及其妻的表妹。

故事開場是張瑛的新搬入,令無錢交租的五口之家被迫遷,幸得的士司機及舞女小姐夾錢代租剩下的床位,吳楚帆帶出該劇倫理重點:「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」 (記得是連著的,只得上半便成了放貸的大耳吼,得下半便是雷鋒)。

及後劇中主要人物皆因經濟日差而面臨失業 (張瑛及吳楚帆) 或收入減少 (紫蘿蓮) ,面對困境,各人亦千方百計以謀生,黃楚山賣血,吳楚帆當苦力,張瑛當上追租佬,因工作是追收租,張瑛跟眾人關係惡化,其後在一個狂風暴雨夜,舊廈搖搖欲墜,將張力進一步推高,吳妻臨盤,黃因賣血後當苦力身體承受不了吐血身亡,小姨被黃大班姦污圖自盡,張亦被工作倫理與人情良知壓得進退維谷,殮葬費,醫院產子在在需財,出路何在?]

引自:阿丙{《危樓春曉》(1953) 簡介與短評}

今年七一(2012)

百花齊放的訴求, 希望與失望交融的香港今天. 除了上街, 表達, 我們, 還可以怎樣?
鬧哄哄的遊行景致,10年後,會否只剩下光影在回憶中?我們的聲音,又會何去何從?